从中国第一部独创动画片《大闹画室》到中国第一部大型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从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到第一部彩色影院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万籁鸣、万古蟾为中国美术片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雏形到精品的突破。12月14日下午,由上海电影家协会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主办的“赤诚童心 万古长青——纪念万籁鸣、万古蟾诞辰120周年”活动在文艺会堂多功能厅举行。五十九年前的12月14日,是《大闹天宫》上集完成的日子。


常光希代表上美影,向参加活动来宾展示了上美影老艺术家钱运达、段孝萱、浦家祥、严定宪、林文肖、周克勤通过文字向两位万老表达的敬意和思念。


秦淮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何素玉发表致辞,向两位万老致敬,并与南京历保集团董事长、书记范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杜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速达共同揭幕,宣布万氏故居暨《大闹天宫》美术馆合作项目启动。
万籁鸣先生之子万国伟通过视频代表家属向主办方和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朋友们表示感谢。万籁鸣常常对他说:“别看现在《大闹天宫》在国内国外知名度很高,要是没有大家,也就没有《大闹天宫》。导演唐澄,编剧李克弱,美术设计张光宇张正宇,还有负责动画设计、绘景、摄影的年轻人,都做出了贡献。”“做人要进步,要突破自己,要始终向上。”
与万古蟾先生共同导演《金色的海螺》的上美影老艺术家钱运达也通过视频的方式表达怀念之情。
在主题对话环节,主持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陈波与上美影原厂长、著名导演常光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上海海上油画雕塑创作中心理事长钱逸敏,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晓林以“探索民族动画,讲好中国故事——当下动画行业需要‘万籁鸣、万古蟾精神’”为题,分别从动画、美术、学术三个不同角度回忆与万氏兄弟间的往事,分享对他们动画创作精神的感悟。

钱逸敏老师表示,自己本是一名油画家,上世纪90年代末受文化部邀请参与了评审,从此与中国动漫结缘20年,与大万老留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回忆起当年向大万老讨教绘画技巧,与电视台合作筹备大万老90大寿的忘年交往事,感动了与会者。
杨晓林老师介绍了他参与的“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他表示,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动画人是开拓者,每一位老艺术家都有鲜明的创作特点。当下要传承与创新中国动画学派,创造新的光彩。
万籁鸣先生和万古蟾先生是富有童心、亲近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艺术家。从亭子间到上美影,从南京到上海,始终保持着对动画事业的热情,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一意追求梦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不断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自己。

上美影建厂至今,在时代中不断发展壮大。上美影厂长速达介绍了近期上美影的跨界合作案例。从体育到娱乐,从游戏到酒店,从数码电器到食品饮料,IP为产品赋能的效果十分惊人。中国冰雪运动中心与上美影联合出品“中国冰雪大扩列”宣传片微博热搜排名第4,话题阅读量近5亿,讨论量近60万。京东618营销活动深入合作,共同发布品牌微电影《JOY STORY Ⅲ: 重返618号》,在全渠道达到了78亿级的曝光。







最后,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发表致辞。两位万老是伟大艺术家,始终在为中国的动画电影奉献,值得我们用各种方式怀念和纪念他们。多年来,上美影一直在坚持创作、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用全部的热忱不断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奋斗,“万籁鸣、万古蟾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当代的上美影人传承万老以及其他老艺术家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美同行,不负热爱”。